后洲街道特产有哪些?后洲街道特产介绍

铂肯美系杜宾2个月前 (02-03)88855

来来来,敲黑板,划重点:

苍霞街道历史变迁

1、苍霞街道,古已有之,起源于古代闽江水域,宋朝时期,随着泥沙淤积,逐步扩展成为沙洲,与陆地相连。初时,此地荒僻,后有人烟逐渐聚集,船民多在此栖息。其名“仓下洲”,源自面对盐仓前,即今之仓前山。明朝时期,“苍霞晚照”成为南台十景之一,自此,“苍霞洲”之名沿用至今。

2、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苍霞街道,位于台江区的西南部。2004年4月,苍霞街道与帮洲街道合并后,其地理位置具体描述如下:东临中亭街;西至白马桥、北兴横路、健康街;南靠闽江;北接三捷河、下杭路直至红旗村桥头。

3、年,上海新村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上海街道办事处。 2000年,台江区辖12街道:茶亭街道、洋中街道、苍霞街道、双杭街道、帮洲街道处、义洲街道、上海街道、瀛洲街道、新港街道、后洲街道、鳌峰街道、宁化街道。

4、年4月,赤卫区复名台江区。 1955年11月,设苍霞、中平、后洲、瀛洲、新港5个街道办事处。1956年5月,撤销小桥区,并入台江区,所辖茶亭、洋中、双杭、义洲、帮洲5个街道办事处归台江区管辖。1957年10月,撤销中平街道办事处,并入苍霞街道办事处。

5、宁化街道位于台江区东部,是该区的一个重要社区。街道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,其中包括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古迹。上海街道则位于台江区西部,街道内设有多个商业区和居民区。街道内还有许多文化设施,如图书馆和博物馆,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。

福州的民风民俗(详细)

1、如果小辈有钱,还可以请道士设堂念经,为过寿者向北斗星求福寿,称为“拜斗”。福州的丧葬习俗非常繁琐和奢侈。当死者临终时,亲人要拆掉床上的蚊帐,以便灵魂顺利离开。死者断气后,要更衣并在大门口贴白纸放炮。

2、福州过年的民风民俗有:初一。早上要放鞭炮,然后祈年、饮屠苏(一种药酒)、序拜(即晚辈向长辈拜年),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、桔子。有的人家还要却荤食(吃素)。早餐大多吃太平面(线面加俩蛋),以象征一年太平。这天不煮新饭,吃昨晚做好的“隔年饭”。

3、元宵节是福州的传统节日,非常重要。它的名称源于它在一年中的第一个月的十五日夜晚举行的活动。元宵节也被称为“灯节”、“灯夕”或“上元节”,因为其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。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多种说法,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已有初步形态。

4、福州的九月九,除了登高、饮菊花酒、插茱萸等,还有放纸鹞(〔tsai ieu〕风筝)的习俗。据说,放纸鹞也来自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。一次,桓景求费长房取除邪去瘟的药,走迷山路,后经鸽子引导,才找到费。后人为纪念此事,将纸糊的鸽子带到山上放飞,流传久了,就有了放纸鹞的习俗。

5、福州的民风民俗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,古称履端、元旦,今谓春节,福州人叫“做年”,是一年中最隆重、假期最长的民间节日。黎明时分,各家敞开大门,焚香鸣炮,喜迎新年。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,说第一句话,做第一件事,都讲究好彩头,以冀一年之平安。

6、福州清明节的习俗: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福州人民在这一天有独特的庆祝方式。他们会在清明前后外出踏青,为祖先扫墓、献上纸花、培土。扫墓结束后,他们还会带回松枝,插在家门口,表示已经完成了对祖先的纪念。 客家山歌:福建的客家人和其他地区的客家人一样,擅长唱山歌。